-
证监会备案|2025年6月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情况分析
华谊信资本始终密切追踪境外上市备案新规的实施动态,通过对备案数据的深度剖析,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前瞻性洞察。2025年6月份共45家企业提交了上市备案,其中43家拟在香港上市,2家拟在台湾上市,没有申请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共有21家企业成功获得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其中12家企业为“全流通”。当前香港资本市场热度飙升,赴港上市潮背后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扶持、内地投资者积极涌入和企业上市强烈的需求。为了帮助大家详细了解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情况,华谊信资本对2025年6月境外上市备案情况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与深度分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012025年6月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情况统计2025年6月2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备案情况表(首次公开发行及全流通)(截至2025年6月27日),根据官网数据和华谊信资本的统计,2025年6月份共新增45家企业已提交上市备案,其中43家拟在香港上市,2家拟在台湾上市,没有申请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从备案状态来看,38 家处于已接收状态,7 家需补充材料。6月具体上市备案情况如下:022025年6月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成功情况统计根据华谊信的统计数据,截止至2025年6月27日,共有21家企业成功获得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其中19家选择香港上市,1家选择台湾上市,1家选择新加坡上市。这些企业赴港上市的备案耗时平均约为5个月,最快仅为34天,最慢长达707天。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相关政策及流程的不断完善,H股“全流通”逐渐广为接纳。整个6月,已经有12家企业拿到了证监会“全流通”备案通知书,占比备案成功企业数量的57%。这些企业通过全流通机制,将境内不能流通的股份转为可在港股市场自由交易的股份,更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长远发展。6月具体上市备案成功情况如下:6月中国证监会备案通过的企业中,生物医药占比33%,汽车科技与智能制造占19%,半导体与电子占18%——三者合计超七成,而消费服务、传统领域相对冷清。当前上市行业高度集中在 “生物医药、高端制造、半导体” 等硬科技、高成长赛道,这既体现了国内产业硬科技崛起的方向,也反映了境外资本更青睐技术壁垒高、全球化空间大的行业偏好。03香港 IPO 市场火爆的三大原因政策大力扶持:自去年 9 月起,中央为刺激经济出台系列政策,增强了市场信心。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需商界助力经济增长,释放支持私企信号。去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明确支持内地行业龙头赴港上市并加快备案审批。 “先A后H”和“科企专线”双重利好叠加,使企业赴港上市步入高潮。这些政策促使市场估值回升,为企业融资营造良好环境,成为全球表现最佳主要市场之一。内地投资者积极涌入:内地投资者通过跨境互联互通机制,大量资金涌入香港股市,追逐相关投资机会并参与大型融资交易。今年 4 至 6 月,南向资金净流入量飙升至 2014 年该机制推出以来的历史新高,为港股带来充足流动性。与之对比,同期沪深 300 指数年初至今仅上涨 0.2%,促使境内投资者转向港股。企业上市需求强烈:一方面,国内竞争激烈、中美贸易紧张,中央呼吁企业全球扩张、多元化生产地点;另一方面,港交所对新兴行业更具 “包容性”,符合内地企业需求。此外,担心被美国摘牌,使香港成为许多企业 IPO 首选地。企业赴港上市,既为全球扩张筹集离岸资金,也为在美上市企业提供 “退市保险” 。总结:随着多重利好政策深化落地,预计2025年下半年港股 IPO 市场将持续活跃。华谊信资本建议,企业应把握当前政策窗口期,结合自身战略需求制定上市规划。同时,应围绕 SEC 及中国证监会的核心审查要点,系统性准备包含具体案例、数据支撑的解释文件与合规证明材料,以专业严谨的态度回应监管问询,为上市审核流程的顺利推进筑牢合规基础。2025-07-11
数据统计
-
数据速递:2025年5月港美股上市情况汇总
今年5月,中国香港特首表示,港交所开通“科企专线”,加快科技和生物公司赴港上市趋势。据华谊信资本统计,2025年以来,截至5月31日,已有28家企业成功登陆香港市场。香港交易所2025年5月迎来IPO热潮,单月募资总额达773.6亿港元,大幅超过2023年全年,融资规模暂居全球首位。一港股上市情况汇总2025年5港股迎来IPO热潮,截止到5月底,共有10家企业成功登录港交所,其中硬科技、消费、生物医药构成三大主线。港股市场自身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相关机制、推出利好措施,为港股IPO市场注入强劲活力。1、港股新股IPO名单据华谊信资本统计5月上市公司及募资情况如下:其中,宁德时代、恒瑞医药、赤峰黄金等行业龙头的基石投资者认购占比较高,港股上市后表现亮眼。宁德时代以约410亿港元募资额成为2025年全球最大上市项目,恒瑞医药作为近五年港股最大医药IPO亦表现不俗。2、通过上市聆讯企业名单(5月25日-5月30日)根据港交所披露的信息展示,5月25日至5月30日期间通过聆讯的企业共有2家,分别是新琪安和容大科技。其中新琪安是一家专注食品添加剂生产与销售的制造型企业,于2024年6月28日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3、港股递表企业名单汇总2025年5月港股IPO递表热度持续,当月共有48家企业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其中,最近(5月26日-6月1日)迎来密集递表高峰,24家企业集中申报,涵盖多家“A+H”企业,形成上市热潮。牧原股份、紫光股份、大族数控、杰华特等 A 股龙头企业位列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仙工智能、基本半导体、驭势科技、五一视界4家企业以18C特专科技公司身份申请上市,凸显港股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吸引力。从上述表格来看,“硬科技”企业扎堆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这表示香港凭借高度开放的资本市场吸引大量优质公司赴港上市,这将进一步提升港股活力并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二美股上市情况汇总2025年中概股赴美上市潮显著加速。1-5月,已有44家中概股完成赴美上市,其中38家IPO上市,3家通过SPAC上市,合计募资金额14.25亿美元,对比2024年全年数据(68家上市,募资金额29.64亿美元),2025 年仅用5个月,上市数量已达去年的65%,募资规模达去年的48%。1、美股新股IPO上市名单(中概股)据华谊信资本数据统计,2025年5月共有6家中概股赴美上市。其中IPO和SPAC上市各占3家。IPO合计募资额达到2800万美元,其中,除了Copley Acquisition Corp选择纽交所上市,其余均在纳斯达克上市。2、美股递表企业名单汇总本月共计15家企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首次公开递交招股书,包括13家IPO上市企业,1家SPAC上市企业及1家DPO上市企业。其中仅2家企业拟申请纽交所上市,分别是:DeepGreenX和施莱云端,其余均拟纳斯达克上市。其中DeepGreenX采用DPO方式,不涉及新股发行。3、上市募资情况分析2025年5月,6家中概股赴美上市——IPO与SPAC各占3家,合计募资金额中,3家传统IPO企业募资约2800万美元。其中,仅OFA Group(至一建筑)募资超1000万美元,数智集团、Pitanium Limited募资均低于1000万美元。6家上市企业中,4家来自香港,分别为Copley Acquisition Corp、Global IBO Group Ltd、OFA Group(至一建筑)、Pitanium Limited。总的来说,5月中概股赴美上市数量增长,但募资规模分化的态势;SPAC占比攀升凸显出企业在美国市场波动下的灵活融资需求。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赴美上市依旧为中概股企业寻求更广泛的发展空间及融资机会。2025-06-17
数据统计
-
证监会备案|2025年5月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情况分析
刚刚结束的五月,香港资本市场掀起新一波上市热潮,多家企业纷纷赴港启动上市。近年来,在港交所持续深化上市制度改革、欢迎企业挂牌的同时,内地政策也在大力拓宽企业境外上市通道。这双重政策叠加,显著提升了港股IPO的吸引力。根据中国证监会官网数据,2025年5月1日至5月31日,共38家企业提交了境外上市备案,其中1家拟在台湾上市,37家拟在香港上市,5月没有申请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整个5月份,共有11家企业成功获得证监会备案通知书。备案的企业涵盖了制造业、生物医药、消费服务、农业、新能源和科技多个行业,体现了中国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在上市地的选择上,5月企业集中选择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申请上市。为了帮助大家详细了解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情况,华谊信资本对2025年5月份境外上市备案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与分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一2025年5月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情况统计根据证监会官网数据和华谊信资本的统计,2025年5月份共新增38家企业已提交上市备案,其中37家拟在香港上市,1家拟在台湾上市,没有申请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企业备案情况如下: 在这其中有26家是已接收状态,12家是需要补充材料。二2025年5月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成功情况统计根据华谊信的统计数据,截止至2025年5月31日,共有11家企业成功获得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并全部选择香港上市。这些企业赴港上市的备案耗时平均约为9个月。5月份中国证监会备案通过的企业在行业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集中趋势,制造业28%,生物医药27%,消费服务和新能源科技18%,通过企业的行业分布集中趋势,反映了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方向,以及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这些行业的发展将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撑。三双重利好叠加 赴港上市掀高潮企业加速赴港上市,既是为了业务拓展和融资诉求,也得益于政策层面的多重支持。当前,港股正积极接纳筹划“A+H”双重上市的A股公司,并迎来消费、医疗、科技等行业的新兴企业。同时,“科企专线”新政的落地,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科技创新企业赴港上市。1. “先A后H”企业设快速通道中国证监会与港交所协同推出系列合作举措及制度改革,为内地企业赴港上市铺路并提速。2024年4月,证监会发布“5项对港合作措施”明确支持赴港上市;同年10月,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为“先A后H”企业设快速通道”。从公司公告看,2025年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审核时长从超100日缩至60日以内,大幅提速。2. 科企专线港股开设 “科企专线” 意义也非常重大。一:顺应市场趋势,特专科技和生物科技企业 2024 年贡献港股 80% 新股融资额,专线凸显对科技领域的深度重视,吸引企业赴港上市;二:允许保密提交申请,降低企业核心技术泄露风险,平衡市场透明与投资者保护;三:针对《主板上市规则》新规,专线为企业答疑,助力企业高效筹备上市。政策落地后,企业赴港上市进程加快,不仅缓解了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题,还通过技术赋能、合规能力提升和资本双向流动,推动企业从“走出去”向“扎下根”转变,有利于夯实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总结:为了顺利通过审核并成功上市,企业应积极与监管机构沟通,配合相关部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且针对SEC和中国证监会的关注点提供详尽的解释和证据,以顺利通过审核环节。2025-06-06
数据统计
-
数据速递:2025年4月港美股上市情况汇总
一港股上市情况汇总2025年1-4月,港股市场共有19只新股上市,同比增长约26.7%,其中17家IPO上市,一家转板上市(比优集团),一家SPAC上市(找钢集团)。合计募资金额约198亿港元,同比增长158.2%。整体来看,今年港股IPO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新股数量与募资金额较去年同期均实现显著增长。(1)港股新股 IPO 上市名单据华谊信资本数据统计,2024年4月共有2只新股上市,分别是正力新能和映恩生物,合计募资约26.4亿港元。(2)通过上市聆讯企业名单港交所官网显示,4月共有6家企业通过上市聆讯。其中,沪上阿姨已于5月8日正式登陆港交所,募集资金总额约2.73亿港元,开盘后股价暴涨68%,最高市值突破206亿港元。此外,钧达股份成为继赤峰黄金之后,今年第二只实现A+H上市的新股。(3)递表企业名单汇总2025年4月,港交所共收到39家企业的上市申请,其中包括塞力斯、东鹏饮料等多家拟实施A+H上市的A股公司。A+H上市热潮的兴起,主要得益于港交所政策的支持以及企业全球化战略布局的需求,具体分析可以参考华谊信资本的这篇文章→16 家递表、17 家拟上市!A+H 股上市热潮来袭二美股上市情况汇总2025年1-4月,共有38家中概股完成赴美上市,同比增长111.1%。其中35家IPO上市,1家由OTC转板上市,2家通过SPAC上市,除禄达技术(LUD)在纽交所上市外,其余37家均在纳斯达克上市,合计募资金额约12.1亿美元。(1)美股新股 IPO 上市名单(中概股)华谊信资本数据统计,2025年4月共有13家中概股完成赴美上市,同比增长62.5%。包括 11 家 IPO上市企业、1家OTC转板企业及1家SPAC上市企业,且全部登陆纳斯达克。无论是新股数量还是募资金额,同比去年均呈现大幅增长态势,中概股在美上市前景向好。(2)上市企业募资情况分析4月,13家上市企业合计募资金额约5.4亿美元,同比增长约884%。其中募资金额小于1千万美元的企业有7家,大于1千万美元小于1亿美元有4家,唯一大于1亿美元的是作为中国茶饮品牌赴美上市第一股——霸王茶姬(CHA)募资约4.1亿美元,占4月总募资金额的 76%。(3)美股递表名单汇总受国际关税政策波动及中美关系复杂性影响,2025年4月仅有2家中国企业向美股市场递交上市申请,且均来自香港地区,分别为施莱云端和卓狄国际,当月递表企业数量显著减少。总体而言,4月美股市场迎来中概股上市小高峰,新股数量与募资金额均大幅提升。根据5月12日中美经贸高层会谈最新消息,未来90天内,中美双方均仅对商品加征10%的关税,这一举措有望为中概股赴美上市提供更稳定的政策环境,推动更多企业赴美股市场上市。2025-05-30
数据统计
-
数据速递:2024年11月港美股上市情况汇总
2024年1-11月,港股市场共有60只新股上市,同比增长约11%,合计募资总额约789亿港元。其中IPO主板上市57家,GEM上市3家。值得注意的是,11月份上市的7只新股中,已在A股上市的快递龙头顺丰控股也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募资58.3亿港元,其也是快递物流行业首个“A+H”上市企业和“顺丰系”第四家香港上市公司。11月份港股市场,7家新股上市,26家公司递交上市申请,其中半数为首次递表。上周3家公司正在招股,近一周有2家公司通过聆讯。PART.1港股上市情况汇总1、港股新股IPO上市名单港股方面,2024年11月1日——2024年11月30日,共计7家企业成功登陆港交所,合计募集资金约90亿港元。分别是:德翔海运、广东晶科电子、傲基股份、国富氢能、顺丰控股、九源基因、梦金园。其中,顺丰控股于11月27日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快递物流行业首个“A+H”上市企业。2、港股新股招股名单根据港交所披露信息:上周(12月2日—12月8日)有3家公司正在招股,分别是毛戈平、重塑能源和多点数智。多点数智和重塑能源已于上周五(12月6日)成功登陆港交所,毛戈平将于本周二(12月10日)上市。3、通过上市聆讯企业名单根据港交所披露信息,近一周通过聆讯的企业共有2家,分别是草姬集团和越疆科技。其中,草姬集团是来自香港的保健品、美容护肤品供应商。于2024年12月2日在港交所递交聆讯后招股书,拟香港主板上市,此前于2024年5月27日首次递表。4、递表企业名单汇总本月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的企业共有26家。包括觅瑞集团、宜宾市商业银行、希迪智驾、博雷顿、富友支付、诺比侃人工智能、聚水潭集团、舒宝国际、盛威时代、派格生物医药、乐欣户外、优乐赛、福瑞泰克、华芢生物、翰思艾泰、轩竹生物、佑驾创新、长风药业、挚达科技、上海细胞治疗集团、汇智控股、深圳西普尼、维立志博、大众口腔、五一视界、新吉奥房车。其中,五一视界是香港第五家申请以第18C章上市的特专科技公司。11月港股市场新股发行呈现复苏态势,主要上市企业集中在工业、消费和医药等关键领域。从提交上市申请的企业类型来看,生物医药和科技公司占据了绝大多数,这表明生物医药和科技行业继续成为港股IPO市场的主导力量。此外,从新三板和A股市场转向港股上市的趋势日益显著。比如五一视界、深圳西普尼、大众口腔、长风药业、挚达科技等公司都曾筹备A股上市。PART.2美股上市情况汇总2024年1-11月,共有185家企业通过IPO方式成功登陆美股市场,累计募资约310亿美元。其中,中概股共有54家,累计募集资金约27亿美元。另外,本月1家中概股通过SPAC方式成功登陆美股市场,则是亿珑能源与美国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TMT Acquisition Corp完成合并交易并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1、美股新股IPO上市名单美股方面,11月份上市的22只IPO新股中包含了4只中概股,合计募集资金约2.8亿美元,全部于纳斯达克上市。分别为明成集团、荣业食品、创智环球和小马智行。其中,小马智行于11月27日登陆美股,以13美元价格发行2000万股,IPO募资2.6亿美元,2、递表美股名单汇总本月共计有32家企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首次公开递交招股说明书,其中递表的中概股有15家,均申请拟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分别是:美华创富、斯凯蒙太阳能、盈丰泥水、Flag Fish Acquisition、牛大人、中毅资本、数智集团、宜达保险、一建筑工程、迈克丽、斯塔克、Columbus Acquisition、FG Holdings、华通证券、Top Win国际。其中有2家SPAC公司。另外,宜达保险目前在美国OTC市场挂牌交易。尽管本月仅有4家中概股企业成功登陆美股市场,但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热情依旧高涨。从递交上市申请的企业来看,涉及行业广泛,包括消费服务、建筑、金融服务、广告营销、电子产品制造以及保险服务等多个领域,显示出中概股赴美上市的多元化趋势。预计在年内剩余的时间里,中概股赴美上市活动将继续保持稳定,特别是科技公司上市数量有望显著回升。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市场环境的持续改善,预计中概股在美股市场2025年的表现将会更加活跃。2024-12-11
数据统计
-
数据速递:2024年10月港美股上市情况汇总
2024年1-10月,港股市场共有53只新股上市,同比增长约13%,合计募资总额约685亿港元。其中IPO主板上市50家,GEM上市3家。上市企业数量超过去年同期的47家。值得注意的是,本月港股迎来首单De-SPAC交易。据华谊信资本统计,10月份港股市场,8家新股上市,本周2家公司正在招股,11家公司递交上市申请,其中2家为首次递表,近一周有2家公司通过聆讯。PART.1港股上市情况汇总1、港股新股IPO上市名单港股方面,2024年10月1日——2024年10月31日,共计8家企业成功登陆港交所,合计募集资金约131亿港元。分别是:“Tiktok大卖的厨具品牌”卡罗特、“专注医药和医疗器械研发”的太美医疗、“电缆及民用管道安装分包商”荣利营造、“来自上海的智能音视频 APaaS 平台”七牛智能、“纯净水巨头”华润饮料、“港股超级年度IPO”地平线、“锂电巨头”龙蟠科技、“合成生物学医药”华昊中天医药。其中,地平线机器人募资总额达到54亿港元,成为今年以来香港首个大型科技股IPO。紧随其后的是华润饮料,募资超过50亿港元,成为“华润系”第九家港股上市公司。此外,本月香港完成首宗De-SPAC交易,10月30日,狮腾控股借壳SPAC公司汇德收购,完成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上市首日公司股价一度大涨500%。2、港股新股招股名单根据港交所披露信息:近一周(11月4日—11月8日)仅有2家公司正在招股,分别是傲基股份和晶科电子。两家企业招股日期都从10月31开始,到11月5日结束。将拟11月8日(本周五)登陆港交所主板。3、通过上市聆讯企业名单根据港交所披露信息,近一周通过聆讯的企业共有2家,分别是脑动极光和晶科电子。其中晶科电子正在火热招股中,并将于本周挂牌上市。4、递表企业名单汇总本月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的企业共有11家。包括拉拉科技、明基医院、毛戈平、梦金园、海南钧达新能源、深业物业、活力集团、曹操出行、健康160、粤源建设和多点数智。其中仅活力集团和粤源建设两家为首次递表,其余企业均为二次及以上递表。此外,海南钧达新能源(钧达股份)是一家已经在A股上市的公司,此次计划实现“A+H”两地上市布局。10月份,港股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回暖迹象,IPO活动保持火热态势,多只大型新股成功登陆市场。与上个月仅有2家新股上市相比,本月的IPO数量有所增加,显示出市场正在逐渐复苏。此外,港交所于10月16日宣布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以提升香港作为国际新股集资市场的吸引力,鼓励更多A股公司来港上市。在成功上市的企业中,包括美的集团和龙蟠科技等知名公司,它们通过在港股上市,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和国际影响力。目前,还有顺丰控股、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百利天恒、赤峰黄金等多家A股公司传出有意赴港实现A+H上市的消息。这些企业赴港上市的初衷普遍指向全球化发展,通过搭建A股和H股的双融资平台,不仅可以提高融资效率,还能吸引国际投资者的关注,提升企业的国际形象和竞争力。PART.2美股上市情况汇总2024年1-10月,共有163家企业通过IPO方式成功登陆美股市场,累计募资约294亿美元。其中,中概股共有50家,占比超三分之一。累计募集资金约24.2亿美元,约占总募资金额的8%。另外,本月还有两家中概股通过SPAC上市成功登陆美股市场,分别是百德医疗和粮投集团。1、美股新股IPO上市名单美股方面,10月份上市的38只IPO新股中包含了10只中概股,占比超三分之一,合计募集资金约2.2亿美元,全部于纳斯达克上市。分别为惠程科技、闪送、力奇服务、星际时尚、星辉印刷、长安能源、闽东红茶叶、虎虎科技、利邦厨具、文远知行。另外,还有1家来自山西太原的SPAC :Rising Dragon Acquisition。本月,闪送和文远知行两家公司成功登陆美股纳斯达克市场。其中,文远知行成为“首个全球通用自动驾驶股”。然而,从募资规模来看,文远知行实际募集的资金约为1.2亿美元,这一数额并没有达到市场预期的高额募资目标。2、递表美股名单汇总本月共计有30家企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首次公开递交招股说明书,其中递表的中概股有8家,均申请拟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分别是:雷神能源、鼎信生态、智慧物流、小马智行、建朝工程.、Horizon Space Acquisition II、诚天国际、港药数字科技。其中,Horizon Space Acquisition II是一家中国人发起的SPAC公司。总之,10月份中概股赴美上市的热情持续高涨,尽管在美国大选的影响下导致部分企业IPO被推迟,但在货币宽松预期的背景下,一些公司选择抓住时间窗口上市,也能显示出积极的市场复苏趋势。虽然本月中概股上市数量不少,但募资金额普遍不大,所以中概股赴美上市的痛点依然存在。华谊信资本预测,中概股赴美上市的趋势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和市场环境的改善为企业提供了有利的融资背景,再加上美国大选即将落幕,这将吸引观望期的企业,以及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市场潜力的公司选择上市融资。因此,可以预见,未来两个月中概股赴美上市活动将继续保持活跃,募资规模和IPO数量均有望进一步提升。2024-11-06
数据统计
-
数据速递:2024年9月港美股上市情况汇总
2024年截止9月底,港股市场迎来新上市公司共45家,合计募资总额约554亿港元。其中IPO主板上市42家,GEM上市3家。较上年同期42家IPO略显增长。据华谊信资本统计,9月份港股市场,2家新股上市,5家公司招股,16家公司递交上市申请,其中4家为首次递表,最近两周有4家公司通过聆讯。虽然9月港股市场略显冷清,但是年内最大IPO美的集团成功上市,募资约357亿港元,成为今年迄今全球第二大募资规模新股,港交所新股排名也因此跃升至全球第四位。1港股上市情况汇总1、股新股IPO上市名单港股方面,2024年9月1日——2024年9月30日,共计2家企业成功登陆港交所,分别是:“首家港股上市国企”集信国控,“近三年港股最大IPO”美的集团。其中集信国控是近年来第三家港股创业板上市新股。(数据来源:港交所官网)2、港股新股招股名单根据港交所披露信息:9月份共有5家企业宣布招股,其中美的集团、卡罗特和太美医疗已经成功上市。最近一周(10月3日—10月9日)仅有2家公司招股,分别是荣利营造和七牛云。荣利营造招股日期截止10月4日结束,将于本文截稿之日10月9日上市。七牛云于10月10日结束招股,将拟10月16日登陆港交所主板。(数据来源:港交所官网)3、通过上市聆讯企业名单根据港交所披露信息,最近两周通过聆讯的企业共有4家,分别是七牛智能、华润饮料、香港汇德收购和地平线。其中,汇德收购为香港首宗通过上市聆讯的De-Spac交易公司。(数据来源:港交所官网)4、递表企业名单汇总本月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的企业共有16家。包括重塑能源、迅策科技、健康之路、爱维艾夫、闪回科技、海螺材料、江苏国富氢能、维昇药业、特斯联、南山铝业、中和农信、香江电器、泽辉生物、纽曼思、京东工业和啄木鸟维修。其中香江电器、泽辉生物、啄木鸟维修、南山铝业为首次递表,其他均为多次递表;京东工业自首次递表后一年半再次递表,纽曼思已经第六次递表,上市之路略有坎坷。在刚刚过去的9月份,港股市场的IPO活动相对冷清,主板和创业板都仅有一家企业上市。然而,美的集团在本月的成功上市成为了港股市场上的一大亮点,打破了今年以来港股缺乏大型IPO的尴尬局面。此外,10月初已有三家企业成功登陆港股市场,它们分别是卡罗特、太美医疗和荣利营造。同时,七牛智能、华润饮料、香港汇德收购和地平线等公司已经通过了上市聆讯,预计将在本月内完成上市。这些迹象表明,港股市场的IPO活动在10月份将逐步回暖。2美股上市情况汇总2024年1-9月,共有125家企业通过IPO方式成功登陆美股市场,累计募资约244.43亿美元。其中,中概股共有40家,累计募集资金约22亿美元,约占总募资金额的9.04%。1、美股新股IPO上市名单美股方面,9月份共有24只新股登陆美股市场,其中8家为中概股,全部于纳斯达克上市。分别为安林财经、飞天兆业、XCharge、迦里仕人才、Global Engine Group Holding Limited、中金科工业、Future Vision II Acquisition Corp.、YHN Acquisition I Limited。合计募集资金约1.67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后两家为SPAC公司,分别来自上海和中国香港。(数据来源:纳斯达克官网)2、递表美股名单汇总本月共计有37家企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首次公开递交招股说明书,其中递表的中概股有10家,均申请拟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分别是:集采巴控股、天成智联物流、Mint Inc Ltd、707 Cayman Holdings Ltd.、奥创新能源、Diginex Solation(HK) Limited.、闪送、元宝科技、雷子克、德威船务。(数据来源:纳斯达克官网)总体来看,9月份,美股市场的首次公开募股(IPO)活动保持活跃状态,上市企业覆盖了多个行业,包括商务印刷、医疗保健、电动汽车充电、劳务外包,以及信息技术和电子设备制造等。除此之外,中国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意愿也表现积极,占到了当月总申请量的27%。这些企业涉及的领域广泛,从农产品销售到物流服务,再到室内设计、服装供应、汽车服务、数据分析、软件服务、即时配送、保险服务、电子设备制造和海运服务等。进入10月,已有三家中国企业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分别是惠程科技、闪送和力奇。由此可见,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的热情依然高涨,也为准备美股上市的中国企业释放了积极信号。如果您有美股上市意愿,可进一步与我们沟通,我们将为您量身定制上市服务方案,助您登陆国际资本市场。2024-10-11
数据统计
-
数据速递:2024年8月港美股上市情况汇总
截至2024年8月底,港股市场新股IPO数量同比增长23%,达到43家。尽管如此,累计募资额却同比下降4%,为196.43亿港元。8月份,港股市场IPO活动相对冷淡,有3只新股上市,共募资18.62亿港元,占全年募资总额的9.5%。与上月相比,尽管新股数量从10只减少至3只,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市场表现依然不错。据华谊信资本统计,8月份港股市场,有3家公司通过聆讯,1家公司招股,10家公司递交上市申请,其中3家为首次递表。尽管8月新股上市数量有所下降,但目前已有16家企业获得上市批准等待上市,预计9月将有大型IPO相继登陆港股市场,有望推动港股IPO市场进一步复苏。1港股上市情况汇总1、港股新股IPO上市名单港股方面,2024年8月1日——2024年8月31日,共计3家企业成功登陆港交所,分别是:“海尔旗下保险代理服务提供商”众淼控股、“智能汽车AI芯片第一股”黑芝麻智能、“港股氘代药物第一股”同源康医药。其中黑芝麻智能为第二家借助18C章上市的企业。(数据来源:港交所官网)2、港股新股招股名单根据港交所披露信息:最近一周(8月29日—9月5日)仅有1家公司招股——集信国控。招股日期截止9月3日结束,将于本文截稿之日9月6日上市。值得注意的是,集信国控为今年第三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数据来源:港交所官网)3、通过上市聆讯企业名单根据港交所披露信息,8月份通过聆讯的企业共有3家,分别是脑动极光、美的、卡罗特,即将于本月登陆港股市场。其中,美的集团或将摘得“年内港股最大IPO”称号,预计募集资金将超过10亿美元。(数据来源:港交所官网)4、递表企业名单汇总本月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的企业共有10家。包括华昊中天、文达通、佳鑫国际、晶科电子、吉宏科技、映恩生物、双登集团、幂源科技、赤峰黄金、丰巢控股。其中文达通、映恩生物、双登集团为首次递表。(数据来源:港交所官网)尽管本月港股上市活动有所减缓,但香港联交所于8月23日宣布对SPAC并购交易规定作短期修改,以及下调18C章特专科技公司上市的市值门槛,为更多独角兽企业上市提供了便利。另外,据市场预计,美的集团将于9月在香港上市,集资额可能高达30亿美元(约234亿港元),有望成为今年首家集资超过10亿美元的大型新股。这一消息可能会在9月份推动香港IPO市场的增长。2美股上市情况汇总2024年截止8月底,共有101家企业通过IPO方式成功登陆美股市场,同比增长约17%;累计募资约224.83亿美元,同比增长约71%。其中,中概股共有32家,累计募集资金约20.43亿美元,约占总募资金额的9.1%。1、美股新股IPO上市名单美股方面,8月份共有18只新股登陆美股市场,其中4家为中概股,全部于纳斯达克上市。分别为云学堂、域塔物流科技、沃氪医疗、中驰车福。合计募集资金约5150万美元。(数据来源:纳斯达克官网)2、递表美股名单汇总本月共计有35家企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首次公开递交招股说明书,其中递表的中概股有6家,均申请拟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需要注意的是,明成集团和软云科技为撤回此前的上市申请,又重新提交招股书的企业。(数据来源:纳斯达克官网)总体来说,8月美股市场IPO活动节奏放缓,受市场波动、美国总统大选以及美联储降息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多家企业纷纷推迟上市计划,比如: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文远知行、票务转售公司StubHub等都推迟了IPO。据悉,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Cerebras,也将考虑于今年年底再推进上市计划。虽然目前有许多企业因为种种因素仍在观望期,但是9月初已有两家中概股完成上市计划,分别是飞天兆业和安林财经。也给观望期的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华谊信资本预测,美股上市活动或将在11月美国总统大选之后有明显变化。2024-09-11
数据统计
-
数据速递:2024年7月港美股上市情况汇总
2024年至今,港股市场共有40只新股上市,累计募集资金约177.61亿港元。其中主板上市38家,创业板(GEM)上市2家。这些新上市公司全部通过IPO的方式上市。其中7月份共有10只新股上市,合计募集资金约45.72亿港元,占到了年初至今总募资额的近四分之一。据华谊信资本数据统计,截止2024年7月31日,7月份共有10只新股上市,共有1家公司通过聆讯,2家公司招股(最近一周),另外共有12家公司递表港交所。总体来看,2024年香港股市的新股上市活动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尤其在7月份,无论是上市数量还是募资额都显示出市场的强劲动力。这一趋势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也为香港股市的持续繁荣和稳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港股上市情况汇总1、港股新股IPO上市名单港股方面,2024年7月1日——2024年7月31日,共计10家企业成功登陆港交所,分别是:“今年第二家创业板上市新股”的元续科技、“西北物业第一股”经发物业、“算力基础设施第一股”中赣通信、“港股电子发票第一股”的百望股份、“互联网医疗公司”方舟健客、“国内Robotaxi第一股”如祺出行、“交互式AI第一股”声通科技、“石油炼制及石化设备制造商”瑞昌国际、“私人飞机制造商”西锐飞机、“汽车智能网联数字化服务第一股”广联科技控股。2、港股新股招股名单根据港交所披露信息:最近一周(7月29日—8月4日)有2家公司招股。分别是众淼控股和黑芝麻智能。其中众淼控股于8月6日已成功上市,黑芝麻智能预计2024年8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3、通过上市聆讯企业名单根据港交所披露信息,7月份通过聆讯的企业有1家,是7月22日通过聆讯的众淼控股。最近一周没有企业通过聆讯。4、递表企业名单汇总本月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的企业共有12家。包括香港汇德、百利天恒、小菜园、颖通控股、九源基因工程、讯飞医疗、正力新能、讯众通信、同源康、太美医疗、手回集团、汇舸环保。港股市场近期显示出明显的回暖迹象,自5月以来,新上市公司数量和募资额持续上升。7月份表现尤为突出,创下今年以来的上市数量和募资新高。8月6日,众淼控股登陆港交所,而黑芝麻智能,作为自动驾驶AI芯片领域的领先企业,预计也将于8月8日上市。此外,7月份,还有江苏正力新能、讯飞医疗科技、颖通控股、上海汇舸环保等多家企业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进一步丰富了港股市场的企业构成。随着市场情绪的改善和政策支持,预计港股IPO市场在下半年将继续保持活跃态势。二美股上市情况汇总1、美股新股IPO上市名单2024年前七月,美股共计92只新股上市,募资约219.3亿美元,其中7月份共计14只新股,合计募资超57亿美元。另外,7月份共有4家中概股完成赴美IPO,分别是一修哥/君长数码、QMMM、均御工程与星竞威武。还有1家利航国际货运为SPAC上市。2、递表美股名单汇总本月共计有23家企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首次公开递交招股说明书,其中递表的中概股有5家,4家拟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1家拟纽交所/纳斯达克上市。除贵州蓝冠拟SPAC上市外,其他4家均IPO上市,分别是:云学堂、盾兵科技、文远知行、长安能源。总体来看,7月份美股IPO活动迎来“盛夏”,募资额同比升逾七成,且今年前十大IPO普遍首日收涨,预计后续IPO市场将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今年以来中概股赴美上市企业数量和募资规模均远超去年同期,且7月美股市场IPO活动保持了上半年的强劲势头,这表明中概股赴美上市热情依旧高涨,加之美股市场对中小型企业持开放态度,中概股赴美上市的意愿和活跃度将持续高涨,预计下半年将延续这一趋势。华谊信资本是一家专业且经验丰富的境外上市辅导团队,优质的团队成员和多年积攒的辅导经验,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境外上市过程中的各种难题,确保企业顺利步入资本市场,实现企业的上市目标和战略化发展。若您有港美股上市需求,欢迎进一步与我们接洽!2024-08-08
数据统计
-
2024年1-6月加拿大IPO上市情况分析
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作为世界前十的主流证券交易所之一,不仅是加拿大最主要的股票交易所,还是众多中国企业对接美国市场的首要选择。为了方便大家进一步了解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今年的上市情况,华谊信资本根据目前多交所披露的信息,详细统计分析了2024年截至目前的上市情况,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12024年上半年多交所上市情况根据多交所官网披露的信息显示,2024年截至目前,多交所新增100家上市公司,其中有64家在主板上市,36家在创业板上市,累计募集82亿美元,其中TSX平均融资规模为3800万美元,TSXV平均融资规模为290万美元,具体企业分布情况如下:(数据来源:多交所官网)2行业分布情况据华谊信资本统计:多交所新上市企业行业分布主要呈现出以矿业为主,清洁技术和生命科学为辅的多元化市场结构。其中矿业作为多交所的主要支柱性产业,总计上市25家企业,占比高达69%,占据多交所今年新上市公司行业总数的一半之多。值得注意的是,石油天然气行业仅1家上市企业。同时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消费服务等行业占比逐渐上涨,展示出较好的发展趋势,为有意向登陆北美市场的各类企业释放出友好讯号。(数据来源:多交所官网)3各行业募资情况根据华谊信资本统计:2024年截至目前多交所披露的上市企业中矿业行业累计募集资金约60亿美元,占目前总募资额度的四分之三,远高于其他行业。另外,房地产行业募资约4.88亿美元,占比约6%;科技行业募资3.41亿美元,生命科学募资2.66亿美元,金融服务募资2.55亿美元,各占比约4%;石油和天然气募资2.19亿美元;消费服务募资1.69亿美元;工业募资1.54亿美元;清洁技术募资5300万美元,通讯及媒体募资250万美元。(数据来源:多交所官网)4市值分布情况根据多交所披露信息显示,新上市企业市值主要集中在1000万加元以内,占比49%,其中市值处于1千万加元——1亿加元的企业有32家,占比32%;市值处于1亿加元——10亿加元之间的企业有17家,占比17%;超过10亿加元的有2家企业,占比2%。另外主板(TSX)上市企业市值在1亿加元——10亿加元之间的企业有15家,创业板(TSXV)新上市企业市值分布在1亿加元——10亿加元之间的企业仅有2家,甚至没有市值超过10亿加元的企业。这些对比数据的不同,与不同板块市场环境息息相关,同时也为小体量中企赴加上市释放出积极讯号,更加坚定了拟上市企业登陆北美市场的决心。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为中国的高潜力企业,尤其是无法达到美国、香港及国内上市要求的企业打开了另一扇全球化融资的大门,更是企业跨入国际资本市场最有效的捷径。华谊信资本是目前国内在加拿大市场深耕时间最久、拥有资源最丰富的上市服务机构。若您的企业有赴加上市需求,华谊信将根据您企业的具体情况,量身制定最合适的上市计划,确保您的企业以最小成本顺利登陆国际资本市场。若您正在寻找专业的指导和帮助,也欢迎与我们进一步洽谈。2024-07-15
数据统计
-
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
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NASDAQ)起源于1971年,是世界最大电子证券交易市场,全球最大科技创新证券交易所。 如今,在纳斯达克挂牌融资的企业高达5400多家企业,总市值6.7万亿美元,超过其他任何单一证券市场,已成为最有影响力的证券市场之一。 纳斯达克共分为三个层次:全球精选市场、全球市场、资本市场,是创新型、科技型、成长型企业首选。
-
纽约·证券交易所
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成立于1792年,是美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证券交易所,现有上市企业3000余家,每日交易额逾千亿美元,所上市的总市值、IPO数量全球第一,交易量全球第二。纽交所具有组织最完善,设备最完善,管理最严格等特点。上市公司主要是全世界最大的公司,上市企业近3000余家。
-
证监会备案|2025年6月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情况分析
华谊信资本始终密切追踪境外上市备案新规的实施动态,通过对备案数据的深度剖析,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前瞻性洞察。2025年6月份共45家企业提交了上市备案,其中43家拟在香港上市,2家拟在台湾上市,没有申请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共有21家企业成功获得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其中12家企业为“全流通”。当前香港资本市场热度飙升,赴港上市潮背后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扶持、内地投资者积极涌入和企业上市强烈的需求。为了帮助大家详细了解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情况,华谊信资本对2025年6月境外上市备案情况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与深度分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012025年6月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情况统计2025年6月2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备案情况表(首次公开发行及全流通)(截至2025年6月27日),根据官网数据和华谊信资本的统计,2025年6月份共新增45家企业已提交上市备案,其中43家拟在香港上市,2家拟在台湾上市,没有申请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从备案状态来看,38 家处于已接收状态,7 家需补充材料。6月具体上市备案情况如下:022025年6月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成功情况统计根据华谊信的统计数据,截止至2025年6月27日,共有21家企业成功获得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其中19家选择香港上市,1家选择台湾上市,1家选择新加坡上市。这些企业赴港上市的备案耗时平均约为5个月,最快仅为34天,最慢长达707天。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相关政策及流程的不断完善,H股“全流通”逐渐广为接纳。整个6月,已经有12家企业拿到了证监会“全流通”备案通知书,占比备案成功企业数量的57%。这些企业通过全流通机制,将境内不能流通的股份转为可在港股市场自由交易的股份,更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长远发展。6月具体上市备案成功情况如下:6月中国证监会备案通过的企业中,生物医药占比33%,汽车科技与智能制造占19%,半导体与电子占18%——三者合计超七成,而消费服务、传统领域相对冷清。当前上市行业高度集中在 “生物医药、高端制造、半导体” 等硬科技、高成长赛道,这既体现了国内产业硬科技崛起的方向,也反映了境外资本更青睐技术壁垒高、全球化空间大的行业偏好。03香港 IPO 市场火爆的三大原因政策大力扶持:自去年 9 月起,中央为刺激经济出台系列政策,增强了市场信心。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需商界助力经济增长,释放支持私企信号。去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明确支持内地行业龙头赴港上市并加快备案审批。 “先A后H”和“科企专线”双重利好叠加,使企业赴港上市步入高潮。这些政策促使市场估值回升,为企业融资营造良好环境,成为全球表现最佳主要市场之一。内地投资者积极涌入:内地投资者通过跨境互联互通机制,大量资金涌入香港股市,追逐相关投资机会并参与大型融资交易。今年 4 至 6 月,南向资金净流入量飙升至 2014 年该机制推出以来的历史新高,为港股带来充足流动性。与之对比,同期沪深 300 指数年初至今仅上涨 0.2%,促使境内投资者转向港股。企业上市需求强烈:一方面,国内竞争激烈、中美贸易紧张,中央呼吁企业全球扩张、多元化生产地点;另一方面,港交所对新兴行业更具 “包容性”,符合内地企业需求。此外,担心被美国摘牌,使香港成为许多企业 IPO 首选地。企业赴港上市,既为全球扩张筹集离岸资金,也为在美上市企业提供 “退市保险” 。总结:随着多重利好政策深化落地,预计2025年下半年港股 IPO 市场将持续活跃。华谊信资本建议,企业应把握当前政策窗口期,结合自身战略需求制定上市规划。同时,应围绕 SEC 及中国证监会的核心审查要点,系统性准备包含具体案例、数据支撑的解释文件与合规证明材料,以专业严谨的态度回应监管问询,为上市审核流程的顺利推进筑牢合规基础。
-
数据速递:2025年5月港美股上市情况汇总
今年5月,中国香港特首表示,港交所开通“科企专线”,加快科技和生物公司赴港上市趋势。据华谊信资本统计,2025年以来,截至5月31日,已有28家企业成功登陆香港市场。香港交易所2025年5月迎来IPO热潮,单月募资总额达773.6亿港元,大幅超过2023年全年,融资规模暂居全球首位。一港股上市情况汇总2025年5港股迎来IPO热潮,截止到5月底,共有10家企业成功登录港交所,其中硬科技、消费、生物医药构成三大主线。港股市场自身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相关机制、推出利好措施,为港股IPO市场注入强劲活力。1、港股新股IPO名单据华谊信资本统计5月上市公司及募资情况如下:其中,宁德时代、恒瑞医药、赤峰黄金等行业龙头的基石投资者认购占比较高,港股上市后表现亮眼。宁德时代以约410亿港元募资额成为2025年全球最大上市项目,恒瑞医药作为近五年港股最大医药IPO亦表现不俗。2、通过上市聆讯企业名单(5月25日-5月30日)根据港交所披露的信息展示,5月25日至5月30日期间通过聆讯的企业共有2家,分别是新琪安和容大科技。其中新琪安是一家专注食品添加剂生产与销售的制造型企业,于2024年6月28日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3、港股递表企业名单汇总2025年5月港股IPO递表热度持续,当月共有48家企业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其中,最近(5月26日-6月1日)迎来密集递表高峰,24家企业集中申报,涵盖多家“A+H”企业,形成上市热潮。牧原股份、紫光股份、大族数控、杰华特等 A 股龙头企业位列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仙工智能、基本半导体、驭势科技、五一视界4家企业以18C特专科技公司身份申请上市,凸显港股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吸引力。从上述表格来看,“硬科技”企业扎堆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这表示香港凭借高度开放的资本市场吸引大量优质公司赴港上市,这将进一步提升港股活力并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二美股上市情况汇总2025年中概股赴美上市潮显著加速。1-5月,已有44家中概股完成赴美上市,其中38家IPO上市,3家通过SPAC上市,合计募资金额14.25亿美元,对比2024年全年数据(68家上市,募资金额29.64亿美元),2025 年仅用5个月,上市数量已达去年的65%,募资规模达去年的48%。1、美股新股IPO上市名单(中概股)据华谊信资本数据统计,2025年5月共有6家中概股赴美上市。其中IPO和SPAC上市各占3家。IPO合计募资额达到2800万美元,其中,除了Copley Acquisition Corp选择纽交所上市,其余均在纳斯达克上市。2、美股递表企业名单汇总本月共计15家企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首次公开递交招股书,包括13家IPO上市企业,1家SPAC上市企业及1家DPO上市企业。其中仅2家企业拟申请纽交所上市,分别是:DeepGreenX和施莱云端,其余均拟纳斯达克上市。其中DeepGreenX采用DPO方式,不涉及新股发行。3、上市募资情况分析2025年5月,6家中概股赴美上市——IPO与SPAC各占3家,合计募资金额中,3家传统IPO企业募资约2800万美元。其中,仅OFA Group(至一建筑)募资超1000万美元,数智集团、Pitanium Limited募资均低于1000万美元。6家上市企业中,4家来自香港,分别为Copley Acquisition Corp、Global IBO Group Ltd、OFA Group(至一建筑)、Pitanium Limited。总的来说,5月中概股赴美上市数量增长,但募资规模分化的态势;SPAC占比攀升凸显出企业在美国市场波动下的灵活融资需求。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赴美上市依旧为中概股企业寻求更广泛的发展空间及融资机会。
-
证监会备案|2025年5月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情况分析
刚刚结束的五月,香港资本市场掀起新一波上市热潮,多家企业纷纷赴港启动上市。近年来,在港交所持续深化上市制度改革、欢迎企业挂牌的同时,内地政策也在大力拓宽企业境外上市通道。这双重政策叠加,显著提升了港股IPO的吸引力。根据中国证监会官网数据,2025年5月1日至5月31日,共38家企业提交了境外上市备案,其中1家拟在台湾上市,37家拟在香港上市,5月没有申请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整个5月份,共有11家企业成功获得证监会备案通知书。备案的企业涵盖了制造业、生物医药、消费服务、农业、新能源和科技多个行业,体现了中国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在上市地的选择上,5月企业集中选择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申请上市。为了帮助大家详细了解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情况,华谊信资本对2025年5月份境外上市备案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与分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一2025年5月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情况统计根据证监会官网数据和华谊信资本的统计,2025年5月份共新增38家企业已提交上市备案,其中37家拟在香港上市,1家拟在台湾上市,没有申请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企业备案情况如下: 在这其中有26家是已接收状态,12家是需要补充材料。二2025年5月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成功情况统计根据华谊信的统计数据,截止至2025年5月31日,共有11家企业成功获得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并全部选择香港上市。这些企业赴港上市的备案耗时平均约为9个月。5月份中国证监会备案通过的企业在行业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集中趋势,制造业28%,生物医药27%,消费服务和新能源科技18%,通过企业的行业分布集中趋势,反映了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方向,以及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这些行业的发展将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撑。三双重利好叠加 赴港上市掀高潮企业加速赴港上市,既是为了业务拓展和融资诉求,也得益于政策层面的多重支持。当前,港股正积极接纳筹划“A+H”双重上市的A股公司,并迎来消费、医疗、科技等行业的新兴企业。同时,“科企专线”新政的落地,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科技创新企业赴港上市。1. “先A后H”企业设快速通道中国证监会与港交所协同推出系列合作举措及制度改革,为内地企业赴港上市铺路并提速。2024年4月,证监会发布“5项对港合作措施”明确支持赴港上市;同年10月,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为“先A后H”企业设快速通道”。从公司公告看,2025年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审核时长从超100日缩至60日以内,大幅提速。2. 科企专线港股开设 “科企专线” 意义也非常重大。一:顺应市场趋势,特专科技和生物科技企业 2024 年贡献港股 80% 新股融资额,专线凸显对科技领域的深度重视,吸引企业赴港上市;二:允许保密提交申请,降低企业核心技术泄露风险,平衡市场透明与投资者保护;三:针对《主板上市规则》新规,专线为企业答疑,助力企业高效筹备上市。政策落地后,企业赴港上市进程加快,不仅缓解了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题,还通过技术赋能、合规能力提升和资本双向流动,推动企业从“走出去”向“扎下根”转变,有利于夯实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总结:为了顺利通过审核并成功上市,企业应积极与监管机构沟通,配合相关部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且针对SEC和中国证监会的关注点提供详尽的解释和证据,以顺利通过审核环节。
企业境外上市服务商
让企业以最少成本融入资本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