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速递:2024年11月港美股上市情况汇总
- 2024-12-11
- 来源:苏州华谊信财务顾问有限公司
- 所属分类:数据统计
2024年1-11月,港股市场共有60只新股上市,同比增长约11%,合计募资总额约789亿港元。其中IPO主板上市57家,GEM上市3家。值得注意的是,11月份上市的7只新股中,已在A股上市的快递龙头顺丰控股也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募资58.3亿港元,其也是快递物流行业首个“A+H”上市企业和“顺丰系”第四家香港上市公司。11月份港股市场,7家新股上市,26家公司递交上市申请,其中半数为首次递表。上周3家公司正在招股,近一周有2家公司通过聆讯。
港股上市情况汇总
1、港股新股IPO上市名单
港股方面,2024年11月1日——2024年11月30日,共计7家企业成功登陆港交所,合计募集资金约90亿港元。分别是:德翔海运、广东晶科电子、傲基股份、国富氢能、顺丰控股、九源基因、梦金园。其中,顺丰控股于11月27日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快递物流行业首个“A+H”上市企业。
2、港股新股招股名单
根据港交所披露信息:上周(12月2日—12月8日)有3家公司正在招股,分别是毛戈平、重塑能源和多点数智。多点数智和重塑能源已于上周五(12月6日)成功登陆港交所,毛戈平将于本周二(12月10日)上市。
3、通过上市聆讯企业名单
根据港交所披露信息,近一周通过聆讯的企业共有2家,分别是草姬集团和越疆科技。其中,草姬集团是来自香港的保健品、美容护肤品供应商。于2024年12月2日在港交所递交聆讯后招股书,拟香港主板上市,此前于2024年5月27日首次递表。
4、递表企业名单汇总
本月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的企业共有26家。包括觅瑞集团、宜宾市商业银行、希迪智驾、博雷顿、富友支付、诺比侃人工智能、聚水潭集团、舒宝国际、盛威时代、派格生物医药、乐欣户外、优乐赛、福瑞泰克、华芢生物、翰思艾泰、轩竹生物、佑驾创新、长风药业、挚达科技、上海细胞治疗集团、汇智控股、深圳西普尼、维立志博、大众口腔、五一视界、新吉奥房车。其中,五一视界是香港第五家申请以第18C章上市的特专科技公司。
11月港股市场新股发行呈现复苏态势,主要上市企业集中在工业、消费和医药等关键领域。从提交上市申请的企业类型来看,生物医药和科技公司占据了绝大多数,这表明生物医药和科技行业继续成为港股IPO市场的主导力量。此外,从新三板和A股市场转向港股上市的趋势日益显著。比如五一视界、深圳西普尼、大众口腔、长风药业、挚达科技等公司都曾筹备A股上市。
PART.2
美股上市情况汇总
2024年1-11月,共有185家企业通过IPO方式成功登陆美股市场,累计募资约310亿美元。其中,中概股共有54家,累计募集资金约27亿美元。另外,本月1家中概股通过SPAC方式成功登陆美股市场,则是亿珑能源与美国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TMT Acquisition Corp完成合并交易并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
1、美股新股IPO上市名单
美股方面,11月份上市的22只IPO新股中包含了4只中概股,合计募集资金约2.8亿美元,全部于纳斯达克上市。分别为明成集团、荣业食品、创智环球和小马智行。其中,小马智行于11月27日登陆美股,以13美元价格发行2000万股,IPO募资2.6亿美元,
2、递表美股名单汇总
本月共计有32家企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首次公开递交招股说明书,其中递表的中概股有15家,均申请拟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分别是:美华创富、斯凯蒙太阳能、盈丰泥水、Flag Fish Acquisition、牛大人、中毅资本、数智集团、宜达保险、一建筑工程、迈克丽、斯塔克、Columbus Acquisition、FG Holdings、华通证券、Top Win国际。其中有2家SPAC公司。另外,宜达保险目前在美国OTC市场挂牌交易。
尽管本月仅有4家中概股企业成功登陆美股市场,但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热情依旧高涨。从递交上市申请的企业来看,涉及行业广泛,包括消费服务、建筑、金融服务、广告营销、电子产品制造以及保险服务等多个领域,显示出中概股赴美上市的多元化趋势。预计在年内剩余的时间里,中概股赴美上市活动将继续保持稳定,特别是科技公司上市数量有望显著回升。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市场环境的持续改善,预计中概股在美股市场2025年的表现将会更加活跃。
-
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
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NASDAQ)起源于1971年,是世界最大电子证券交易市场,全球最大科技创新证券交易所。 如今,在纳斯达克挂牌融资的企业高达5400多家企业,总市值6.7万亿美元,超过其他任何单一证券市场,已成为最有影响力的证券市场之一。 纳斯达克共分为三个层次:全球精选市场、全球市场、资本市场,是创新型、科技型、成长型企业首选。
-
纽约·证券交易所
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成立于1792年,是美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证券交易所,现有上市企业3000余家,每日交易额逾千亿美元,所上市的总市值、IPO数量全球第一,交易量全球第二。纽交所具有组织最完善,设备最完善,管理最严格等特点。上市公司主要是全世界最大的公司,上市企业近3000余家。
-
证监会备案|2025年6月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情况分析
华谊信资本始终密切追踪境外上市备案新规的实施动态,通过对备案数据的深度剖析,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前瞻性洞察。2025年6月份共45家企业提交了上市备案,其中43家拟在香港上市,2家拟在台湾上市,没有申请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共有21家企业成功获得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其中12家企业为“全流通”。当前香港资本市场热度飙升,赴港上市潮背后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扶持、内地投资者积极涌入和企业上市强烈的需求。为了帮助大家详细了解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情况,华谊信资本对2025年6月境外上市备案情况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与深度分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012025年6月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情况统计2025年6月2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备案情况表(首次公开发行及全流通)(截至2025年6月27日),根据官网数据和华谊信资本的统计,2025年6月份共新增45家企业已提交上市备案,其中43家拟在香港上市,2家拟在台湾上市,没有申请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从备案状态来看,38 家处于已接收状态,7 家需补充材料。6月具体上市备案情况如下:022025年6月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成功情况统计根据华谊信的统计数据,截止至2025年6月27日,共有21家企业成功获得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其中19家选择香港上市,1家选择台湾上市,1家选择新加坡上市。这些企业赴港上市的备案耗时平均约为5个月,最快仅为34天,最慢长达707天。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相关政策及流程的不断完善,H股“全流通”逐渐广为接纳。整个6月,已经有12家企业拿到了证监会“全流通”备案通知书,占比备案成功企业数量的57%。这些企业通过全流通机制,将境内不能流通的股份转为可在港股市场自由交易的股份,更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长远发展。6月具体上市备案成功情况如下:6月中国证监会备案通过的企业中,生物医药占比33%,汽车科技与智能制造占19%,半导体与电子占18%——三者合计超七成,而消费服务、传统领域相对冷清。当前上市行业高度集中在 “生物医药、高端制造、半导体” 等硬科技、高成长赛道,这既体现了国内产业硬科技崛起的方向,也反映了境外资本更青睐技术壁垒高、全球化空间大的行业偏好。03香港 IPO 市场火爆的三大原因政策大力扶持:自去年 9 月起,中央为刺激经济出台系列政策,增强了市场信心。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需商界助力经济增长,释放支持私企信号。去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明确支持内地行业龙头赴港上市并加快备案审批。 “先A后H”和“科企专线”双重利好叠加,使企业赴港上市步入高潮。这些政策促使市场估值回升,为企业融资营造良好环境,成为全球表现最佳主要市场之一。内地投资者积极涌入:内地投资者通过跨境互联互通机制,大量资金涌入香港股市,追逐相关投资机会并参与大型融资交易。今年 4 至 6 月,南向资金净流入量飙升至 2014 年该机制推出以来的历史新高,为港股带来充足流动性。与之对比,同期沪深 300 指数年初至今仅上涨 0.2%,促使境内投资者转向港股。企业上市需求强烈:一方面,国内竞争激烈、中美贸易紧张,中央呼吁企业全球扩张、多元化生产地点;另一方面,港交所对新兴行业更具 “包容性”,符合内地企业需求。此外,担心被美国摘牌,使香港成为许多企业 IPO 首选地。企业赴港上市,既为全球扩张筹集离岸资金,也为在美上市企业提供 “退市保险” 。总结:随着多重利好政策深化落地,预计2025年下半年港股 IPO 市场将持续活跃。华谊信资本建议,企业应把握当前政策窗口期,结合自身战略需求制定上市规划。同时,应围绕 SEC 及中国证监会的核心审查要点,系统性准备包含具体案例、数据支撑的解释文件与合规证明材料,以专业严谨的态度回应监管问询,为上市审核流程的顺利推进筑牢合规基础。
-
数据速递:2025年5月港美股上市情况汇总
今年5月,中国香港特首表示,港交所开通“科企专线”,加快科技和生物公司赴港上市趋势。据华谊信资本统计,2025年以来,截至5月31日,已有28家企业成功登陆香港市场。香港交易所2025年5月迎来IPO热潮,单月募资总额达773.6亿港元,大幅超过2023年全年,融资规模暂居全球首位。一港股上市情况汇总2025年5港股迎来IPO热潮,截止到5月底,共有10家企业成功登录港交所,其中硬科技、消费、生物医药构成三大主线。港股市场自身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相关机制、推出利好措施,为港股IPO市场注入强劲活力。1、港股新股IPO名单据华谊信资本统计5月上市公司及募资情况如下:其中,宁德时代、恒瑞医药、赤峰黄金等行业龙头的基石投资者认购占比较高,港股上市后表现亮眼。宁德时代以约410亿港元募资额成为2025年全球最大上市项目,恒瑞医药作为近五年港股最大医药IPO亦表现不俗。2、通过上市聆讯企业名单(5月25日-5月30日)根据港交所披露的信息展示,5月25日至5月30日期间通过聆讯的企业共有2家,分别是新琪安和容大科技。其中新琪安是一家专注食品添加剂生产与销售的制造型企业,于2024年6月28日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3、港股递表企业名单汇总2025年5月港股IPO递表热度持续,当月共有48家企业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其中,最近(5月26日-6月1日)迎来密集递表高峰,24家企业集中申报,涵盖多家“A+H”企业,形成上市热潮。牧原股份、紫光股份、大族数控、杰华特等 A 股龙头企业位列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仙工智能、基本半导体、驭势科技、五一视界4家企业以18C特专科技公司身份申请上市,凸显港股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吸引力。从上述表格来看,“硬科技”企业扎堆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这表示香港凭借高度开放的资本市场吸引大量优质公司赴港上市,这将进一步提升港股活力并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二美股上市情况汇总2025年中概股赴美上市潮显著加速。1-5月,已有44家中概股完成赴美上市,其中38家IPO上市,3家通过SPAC上市,合计募资金额14.25亿美元,对比2024年全年数据(68家上市,募资金额29.64亿美元),2025 年仅用5个月,上市数量已达去年的65%,募资规模达去年的48%。1、美股新股IPO上市名单(中概股)据华谊信资本数据统计,2025年5月共有6家中概股赴美上市。其中IPO和SPAC上市各占3家。IPO合计募资额达到2800万美元,其中,除了Copley Acquisition Corp选择纽交所上市,其余均在纳斯达克上市。2、美股递表企业名单汇总本月共计15家企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首次公开递交招股书,包括13家IPO上市企业,1家SPAC上市企业及1家DPO上市企业。其中仅2家企业拟申请纽交所上市,分别是:DeepGreenX和施莱云端,其余均拟纳斯达克上市。其中DeepGreenX采用DPO方式,不涉及新股发行。3、上市募资情况分析2025年5月,6家中概股赴美上市——IPO与SPAC各占3家,合计募资金额中,3家传统IPO企业募资约2800万美元。其中,仅OFA Group(至一建筑)募资超1000万美元,数智集团、Pitanium Limited募资均低于1000万美元。6家上市企业中,4家来自香港,分别为Copley Acquisition Corp、Global IBO Group Ltd、OFA Group(至一建筑)、Pitanium Limited。总的来说,5月中概股赴美上市数量增长,但募资规模分化的态势;SPAC占比攀升凸显出企业在美国市场波动下的灵活融资需求。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赴美上市依旧为中概股企业寻求更广泛的发展空间及融资机会。
-
证监会备案|2025年5月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情况分析
刚刚结束的五月,香港资本市场掀起新一波上市热潮,多家企业纷纷赴港启动上市。近年来,在港交所持续深化上市制度改革、欢迎企业挂牌的同时,内地政策也在大力拓宽企业境外上市通道。这双重政策叠加,显著提升了港股IPO的吸引力。根据中国证监会官网数据,2025年5月1日至5月31日,共38家企业提交了境外上市备案,其中1家拟在台湾上市,37家拟在香港上市,5月没有申请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整个5月份,共有11家企业成功获得证监会备案通知书。备案的企业涵盖了制造业、生物医药、消费服务、农业、新能源和科技多个行业,体现了中国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在上市地的选择上,5月企业集中选择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申请上市。为了帮助大家详细了解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情况,华谊信资本对2025年5月份境外上市备案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与分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一2025年5月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情况统计根据证监会官网数据和华谊信资本的统计,2025年5月份共新增38家企业已提交上市备案,其中37家拟在香港上市,1家拟在台湾上市,没有申请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企业备案情况如下: 在这其中有26家是已接收状态,12家是需要补充材料。二2025年5月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成功情况统计根据华谊信的统计数据,截止至2025年5月31日,共有11家企业成功获得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并全部选择香港上市。这些企业赴港上市的备案耗时平均约为9个月。5月份中国证监会备案通过的企业在行业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集中趋势,制造业28%,生物医药27%,消费服务和新能源科技18%,通过企业的行业分布集中趋势,反映了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方向,以及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这些行业的发展将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撑。三双重利好叠加 赴港上市掀高潮企业加速赴港上市,既是为了业务拓展和融资诉求,也得益于政策层面的多重支持。当前,港股正积极接纳筹划“A+H”双重上市的A股公司,并迎来消费、医疗、科技等行业的新兴企业。同时,“科企专线”新政的落地,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科技创新企业赴港上市。1. “先A后H”企业设快速通道中国证监会与港交所协同推出系列合作举措及制度改革,为内地企业赴港上市铺路并提速。2024年4月,证监会发布“5项对港合作措施”明确支持赴港上市;同年10月,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为“先A后H”企业设快速通道”。从公司公告看,2025年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审核时长从超100日缩至60日以内,大幅提速。2. 科企专线港股开设 “科企专线” 意义也非常重大。一:顺应市场趋势,特专科技和生物科技企业 2024 年贡献港股 80% 新股融资额,专线凸显对科技领域的深度重视,吸引企业赴港上市;二:允许保密提交申请,降低企业核心技术泄露风险,平衡市场透明与投资者保护;三:针对《主板上市规则》新规,专线为企业答疑,助力企业高效筹备上市。政策落地后,企业赴港上市进程加快,不仅缓解了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题,还通过技术赋能、合规能力提升和资本双向流动,推动企业从“走出去”向“扎下根”转变,有利于夯实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总结:为了顺利通过审核并成功上市,企业应积极与监管机构沟通,配合相关部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且针对SEC和中国证监会的关注点提供详尽的解释和证据,以顺利通过审核环节。
企业境外上市服务商
让企业以最少成本融入资本市场

